旧时王谢_旧时王谢 第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53节 (第2/4页)

“倘若不出大的变数,建康城吸纳的人口必将越来越多,园宅亦随之涨价。”

    “便拿乌衣巷来说,渡江之初这里还是孙吴军营旧址,陆、顾等三吴鼎族居住在更南的长干里一带。丞相不能激化南北矛盾,又有众多人要安置,这才迁走军营,修建街衢,与前骠骑将军纪瞻并宅于此。历经数十年经营,此处地价已居于南冈之首,且如阿兄所言,隐隐可见有市无价趋势。”

    王导三次主持城池修建,规划巧妙合理,赢得一片赞誉,顺带着也将乌衣巷周围修建得越发适宜居住:巷头巷尾的浮桥,商品丰富的集市,北上一条直道可达的三台五省。

    对巨族富户算不上最佳选择,对中朝高官却是面面俱到的首选宝地。

    原本历史中,谢氏在建康买宅的轨迹基本也就是建康的地价阶梯——最早无力在建康安家,定居南方会稽经营田产积累资金;至谢尚在秦淮西北岸的唐县东南置办园宅;再至谢万买在临近乌衣巷的长乐桥东;最终于谢安时期达到巅峰,搬至王导相府旧宅所在的乌衣巷,自此与王氏并称王谢,成为显赫世家的代名词,将两姓永久刻在一起。

    “南方地利与北方不同,一旦朝中税入恢复,从三吴、会稽、江州、荆蜀走水路输粮轻松可养活百万人口,对周边士庶流人的吸引力必将日益增强,形成两汉长安洛阳亦不可及的超大规模城市。届时南冈人口饱和,市庶混杂,王公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