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5 (第2/4页)
贾赦便回了荣国府。 次日一早,贾赦和三司官吏同向山海关进发。 这已经是景怀帝派去三海关的第二批人。因为山海关也有大量驻军,大意不得,依旧是以三皇子司徒均为首,带着兵符前去。贾赦还在大理寺牢房中的时候,司徒均已经命人将司马川偷运财物去白驹号那日值守的兵士抓了起来,也有些兵士见皇子亲查此案,抵不住招了。 更有一些,听说司马川被诏回京之后,便逃了。 两厢作证,同行的查案人员哪个不知道山海关果然出了问题?就是那些逃了的兵士,不知道是畏罪潜逃,还是原本就是混入关内的海盗内应。 司徒均在山海关查案,颇有一些进展。只是古时候虽然有了罗盘,到底不如后世有精准的经纬度定位,水师还未找到贾赦所言的白驹号沉船之地。也是因此,证明荣国府确无地下室之后,景怀帝便命贾赦前往山海关,协助打捞沉船。 司徒均还是有些手段的,贾赦一行到山海关的时候,司徒均将贾赦借住的渔家、买帆船的船坞和买了一大堆吃食的餐馆全都找到了。好在贾赦在公堂上时候,说话七句真三句假,这些细节上说的皆是真话,和几家店主的口供,倒也对的上。 贾赦在凿沉白驹号的时候,便用心记住了白驹号下沉的方位和周围的参照物,为的便是此日。打捞沉船对贾赦是有利的,能证明他说的皆是真话,若是寻不到白驹号残骸,贾赦在公堂上所言便成了一面之词。 当然,贾赦也没一下子便寻到白驹号,毕竟当日他凿沉了船之后,因为海盗众多,他是‘仓皇逃走’的,记忆有所偏差是人之常情;况且,朝廷调了水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