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  (第3/3页)
。”她忙答话。    叶徊不理会她说的,把手中的公文递过来:“念给我听。”    辞辞像是接了块烫手山芋:“从头念?”    “从头念。”    “举子顾长思,而立之年,今逢母丧,家中守制,不出。”她谨慎地念完第一行,想看一看叶大人的反应。    岂料双目交汇,那人道:“继续。”    她便继续往下念:“举子赵方龄,二十二,年初赴春闱,不第。闭门读书,以待来日。”    “举子刘之,刘之……”再往下果然遇到拦路虎。    一堆熟悉的字里忽然扫见个陌生的字。辞辞放慢语速,在心里揣度这个字该读什么:“刘之,刘之叉?刘之,刘之错!”啊啊啊到底是刘之叉还是刘之错啊!她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叶徊咳嗽一声:“刘之爻。”    “举子刘之爻,方及冠,嘉定十三年上京赴考,舞弊逐出,永不录用。长于诉讼,寄情乡野。”    “举子李刘,三十二岁,官司缠身,体……”    “李刈。”叶徊道。    “举子李刈,三十二岁,官司缠身,体弱多病,家道艰难。”往后几行再没有生僻字了。辞辞松了口气,继续念,“举人陈子行,四十一岁,置业田间,好佛理,常生出皈依之念。”    “举子田今,六十六岁,久试不第,族学坐馆,德高望重。”    ……    “好了。”叶知县看了眼刻漏,终于叫停了她。    辞辞放下文书,一瞬间觉得喉咙里痒痒的,干涸得很,嘴皮子也疼。到跳下车的时候,风吹在脸上也疼。    弃车登舟,尽头便是南郊别院。夜色下湖波粼粼,掀起皱褶,湖风比寻常的风来头大,水面上便更冷了。这地方不建桥,又仅容柳叶一样的小舟通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