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时空逆流_第贰八一章 不一样的二战导火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八一章 不一样的二战导火线 (第2/10页)

密探曾经远远的探查过,都是不重要的民居,没有一个地方的屯放重要物资的地方,而且地方都不大。因此,我们判定,他们运送的不是货,而是人!只有人,才能在不大的地方关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地点,他们行动的代号,俄文翻译过来,就是『筹码』的意思。有什么人物现在会是苏军最大的筹码呢?」

    小爱听了杨宣诚的解释之后,满意的点点头。但好奇宝宝的她,忍不住又问:「那他们为什么不把尼古拉关押在戒备森严的军营或监狱里呢?这样一来,安全不是更有保障?还有,他们囚禁就囚禁,干嘛还用车子送来送去?这样风险不是更大?」

    杨宣诚听了笑了一笑,这点他倒是立刻有答案,虽然也是推论,但他琢磨了很久,思路算是很清晰,于是立刻开口回答:「囚禁在民居里的关键,应该和上个月我们突袭苏军的战斗有关。按照当时的计画,原本是打算包抄苏军的后路,将他们的远东军团全部留下来。最后是阴错阳差,因为一支苏联孤军深入唐努乌梁海,打乱了我们的计画。不过,我们首先袭击的就是固定的军营和车辆集结地,解除对方有生战力的攻击模式,应该是被布柳赫尔看出来了。所以布柳赫尔在佈置现在的彼尔姆时,除了前线一层又一层的壕沟阵地外,后方就没一个像样的大军营。

    布柳赫尔依据部队的功能性分散驻扎,再设定攻击发起集结地。这样一来,各个军事据点的兵力就大量减少,加上小据点仍可能是我们首要的攻击目标,那么他怎么敢把这么重要的『筹码』放在这些分散的小营区里?反而是关押在民居里,派个排就可以看守住,无论在安全上,还有资源调度上,都精省也可靠的多。

    万一战事真的再起,民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