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崛起_分卷阅读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 (第2/4页)

 这座造纸坊套用李流光熟悉的一个词便是“前店后厂”,不仅批发还走零售。附近又有着晋阳郡督办的官学和几家私学,无论地理位置还是商业位置都十分优越。

    知道李流光要来,李母安排的掌柜早早等到门口。对方是一个看着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笑容可掬地一口一个“小少爷。”李流光知道他是母亲的心腹,对掌柜的态度十分客气。略微说了几句,李流光便请掌柜将原先造纸坊资格老一些,且识字的工匠喊来。掌柜不知李流光用意,但同小韩庄管事一样,对他的命令执行的一丝不苟。等人前来,李流光直接拿出摘抄的方子,问他们多久能看到成品。

    因着交通不便的缘故,这个时代造纸,原料的选择更多贴合地利。如蜀地产竹,造纸的原料便为竹。江南种稻,造纸的原料便是稻草。树木多的地方人们利用树皮,靠近海边,造纸的原料赫然是芦苇及破烂的渔网。以此种种,取天时地利。当然原料不同,造出的纸也各有不同。

    李流光考虑到晋阳的环境,及这个世界的运输速度,也只能贴合地利。他挑出的几个方子,原料选用的是杂草及麦秆。前者荒地到处都是,后者晋国公府自家的庄子就足够供应了。

    他态度平和,几名工匠原本还小心翼翼。但涉及到各自熟悉的领域,工匠们拘谨尽去,拿着方子当着他的面争论起来。

    “杂草如何造纸?不妥不妥。”

    “麦秆倒是听过,但造出的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会坏了纸坊的名声。”

    “这卫生纸是何物?柔软、吸收好?吸收什么,难道是墨汁?”

    “这几张方子配料看着古怪,同时下有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