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2/6页)
过有人因诗词写得极好,即使后面的策和论平平无奇,也被录取的。倒没听说过有人因策论答得好,而被破格录取的。 布告贴出来后,不在选才范围内的人一哄而散。 至于一直盯着安抚使司动向的,则心下大安。 诸如此类人,多是为官没多少年的,又或是正在读书的年轻书生,他们以为仅凭自己所学足够应付了,总比那些为官多年,恐怕连经义都忘了大半的人要强。 却万万没想到,进了考场后,题目竟出得如此稀奇古怪,竟没有一题是问经义,而是多问时政实务。 这实在太考验这些只知闭门读书的书生们了,不光考验他们对时局的了解,还考验他们的大局观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不论格式,没有避讳,随心而答即可。”坐于首位的元贞,扫视下方缓缓道。 闻言,那些浸yin在底层多年的老官吏心下大安。 可再细看考题,涉及面未免太广,这些题谁能全部都答出来,且能言之有物? 可魏国公主亲自监考,说明此番选才不一般,这大概是在选自己的首批班底?日后前程定然不会差,只能尽力而为了。 下方,谢成宜缓缓注视上首那女子一眼,提笔写题。. 一共八百多份试卷,元贞和蒋旻等人花了整整四天才看完。 其实主要是元贞,蒋旻等人则负责把那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人筛了下去。 看完刚写下的录取名单,元贞不禁失笑。 这其中竟有不少熟人,尤其有两人格外得她瞩目。 一个是宋浦,一个是谢成宜。 “所谓不拘一格,他们也算在不拘一格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