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2 (第3/4页)
后,由燕清亲自密审。 叫人惊讶的是,燕清却未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就留在豫州,做了一地县令。 赵云听完,一丝不苟道:“你若有从军之意,于情于理,我都愿为你引荐一二。只是为避徇私之嫌,我不便留你在我营中,却也能介绍好去处给你,陛下治下军纪清明,定不叫你所怀大才遭到埋没。” 田豫摇了摇头:“不劳赵大哥费心了。现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家母虽还健朗,却也年岁已高,豫更愿在她跟前尽孝。” 赵云定定地看了他一息,确定他心意已决,不是说的客套话后,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若有难处,尽管递贴上门。” 见过故人后,难免唤起了赵云的回忆。 其实在公孙瓒归降于大燕后,每过三年,作为镇北将军也得进京师述职一回,赵云却是有意避免了两人碰面。 不仅仅是他曾为公孙瓒轻用,如今却位极人臣,相见难免尴尬的缘故。而是由于赵云自同僚口中无意中听说的一事。 公孙瓒直到如今,都还固执地咬定自己非是有眼无珠、才放跑了这匹一飞冲天的千里马,而统统归咎于赵云身上。 道是赵云在他帐中时消极怠工,又常出不逊之语,才将其转让出去的。 毕竟对方有曾为旧主之谊,又与公务和大局无关,赵云自认胸襟不称得上是十足开阔,却也不介意被传些无关痛痒的流言蜚语的,亦不作任何辩解。 况且,若非公孙瓒当日将他做一微不足道的信使来驱使,他又岂会有幸与重光先生相见,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识,从而得遇明主,大展宏图? 只是重光先生千好万好,独有一着落差,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