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混在三国当谋士_分卷阅读27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5 (第3/4页)

头的侍卫对此早是司空见惯,也不觉有异,更不想着入内查看。

    直到侍女于第二日清晨去伺候他起身时,才惊见徐别驾正神态安详地将上身趴在案桌前,双目闭合,一杯被喝了一半的清澈酒水尚在手边,却已气绝多时了。

    处理完毕的公文被叠得整整齐齐,毫不絮乱地分类放在案台各角,仿佛他只是似平时那般,在忙完后松懈下来,伏案小憩一下,而不是就此长眠。

    燕清怔怔地看着薄薄的信纸上潦草书下的徐庶死讯,许久伫在原地一动不动,心里泛起万千滋味,说不出是哪种居多。

    在事发之后,他纵无任何凭据,也隐约察觉到那叛变的人,很可能就是徐庶。

    就如秉忠贞之志的荀彧,终不悔反对曹cao更进一步,虽不知皇帝和刘焉等人是如何说服刚直烈性的徐庶背叛的,可只要拿捏住他忠于汉室的那根软肋,总能找出办法。

    历史的进程会被改变,人的性格也会有所不同,唯有比性命还重的信念,是绝无可能变更的。

    勉强为之,也是徒然。

    而徐庶这一死,则即刻证实了燕清的猜测。

    对身怀忠君之志的徐庶而言,无论是吕布燕清如今正对刘协所行的幽闭架空之事,还是将来注定要行的废黜取缔,要把这点真实目的瞒过普通百姓,还很简单,可要把徐庶这等绝顶聪明的智士都蒙在鼓里,那便是痴人说梦了。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徐庶为救陛下于禁锢当中,背弃了对君主和友人的忠诚信义,同时因无颜面对后者,而选择了悄然自裁。

    他焚烧了陛下的血书,不叫它流出后给吕布势惹来麻烦。

    自己则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