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84章 (第2/4页)
高,但蒸汽帆船的高航速带来的收益,要远远大过这些基本开支。 实在对外人不放心的,还可以自行送人到南方去接受培训,据说速成班只要三个月左右就能出师了。 这番对话让王承恩颇为震惊。当初在京城观摩南方送来的海汉蒸汽机,京中竟无匠人会cao作,就此搁置了快有两个月,最后还得等着又从南方找工匠千里迢迢过来给大人物们演示。 朝中官员们由此认为,此物不仅研制不易,培养专门的cao作维护人员也极为麻烦。就算造出来了,也无法做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于是反对仿制蒸汽机的理由就又多了一条。 而且官员们认为,海汉虽然能造出这种机器,但免不了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使其只能局限于某些特定区域内使用。 但王承恩在这间茶馆里坐了没多久,所接收到的信息就表明大明官员们的判断是错的。 海汉不仅有能力大量培训蒸汽机技术人员,而且似乎已经在民间形成了自发推广的风气。就连杭州城外一间茶馆里,都能遇上这么多懂行的人。 这些人可能根本算不上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但在王承恩看来,他们对于蒸汽机的了解程度,应该已经远在朝廷那些大人物之上了。 这对于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海汉治下的大型港口码头和货运船队在蒸汽机的加持下,都能达到眼前运河码头这般的运转效率,那就意味着海汉的航运业发达程度很快就会变成大明的数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