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问_分卷阅读17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5 (第3/4页)

他还一边沉迷于秦国送来的宝物,一边对秦国的势力瑟瑟发抖,而现在秦国的使者坐在他面前,他的心情是更多的却是坦然:“秦国使者可否容寡人考虑几日?”

    齐王明白无论如何,齐国都逃不过被秦国攻灭的命运,但怎样被灭是个好问题,主战可留下齐国的一丝尊严,日后不会让秦国轻贱了去,但主和又可让齐国避免所有的损失……

    他要好好想想怎么样做,才是对齐国百姓最好的选择。

    第 150 章

    如果翻开史册, 我们可以看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齐国的独善其身是多么的愚蠢, 齐王用他近四十年的在位时间, 告诉了人们唇亡齿寒的道理,并为后世留下经典的教育素材。

    如果是后人对其他战国是惋惜痛恨的话,那么对齐国的选择便仅剩鄙夷的斥责了。齐废王的称号就是对他最大的嘲讽, 嘲讽他的无能, 嘲讽齐民的软弱,嘲讽整个齐国的骨气。

    但是若是我们抛去一切关于尊严、荣耀与名誉等定义去看待各国的结局, 其实只有齐国才是最大的赢家。

    我们难以想象,四十年的和平无战事在战国的年代是多么的珍贵,我们更难以想象的是,齐国又是如何做到与秦国和平交接的:齐国并不是没有兵力, 事实上, 齐国集结了四十王的大军在西部,只是秦国避开了他们的主力,选择从南进攻,也就是说,只要齐国稍有反抗之意,秦国哪怕攻下了齐国王都, 依旧需要面对几十万的大军。

    即便是如此软弱的齐国,也是存在主战派的, 比如说墨大夫。然而,史书上记载, 临淄无一反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