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51节 (第2/10页)
皇帝真心希望太子借着此次机会学有所往。 经过飞快的推演,卓思衡以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皇帝一上来先以自己的身体铺垫,还当着他的面喝药,也算是不避亲臣且将身体状况略有暗示,便是经过这一番举动,卓思衡再推辞就显得十分不能为皇帝分忧了。如果只是试探,皇帝大可以隐藏起身体情况,再假借储君的随驾这一极具诱惑力的身份来设饵岂不更妙?如果卓思衡自己选择,他就会如此行事。 能虽太子四处巡察,借着这个机会教给他更多东西,卓思衡自然乐得,但他也觉得是有难处,便直言不讳道:“圣上命臣为储君伴驾,臣倍感深任不胜惶恐,可太子殿下此行为农事粮本,臣不敢自居熟识此务,唯恐有误圣恩。” “云山啊,朕问你一事,你觉得沈相是知无不尽的人么?” 皇帝的话题转得极快,卓思衡的思路也跟随着飘移飞卷,他当即答道:“自古为相才者,不敢说知无不尽,却也懂知任达明法度、量君心存方略、晓农桑水利亦要有军务之能。沈相辅佐圣上多年,此中之道想必已进大成,绝非臣下足以旁论。” “其实你说这些,沈相不过将将做到罢了,但朕仍然觉得他是一位能相,只因他在识人论世上无出其右,实乃朕之股肱。他曾为朕推举的朝中英才如今均已独当一面,于是在朕看来,真正的能吏未必就要无所不晓,云山你对自己多少有点求全责备了。” 皇帝是多疑之人,看人总带有疑惑的滤镜,这与他成长的经历关系密切,故而他最看重辅相的能力便是替他做出选贤任能的相应判断又不至于越权,沈相大抵早就摸清了皇帝的思路与脾气,在这一事上彻底成为不可替代的股肱,并且保证不偏不倚无私可徇,皇帝才会如此器重这样一位先朝老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