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临安城美食录 第1节 (第5/6页)
厨房的屋子租金稍贵,但可以自己买食材生火做饭,总算账下来,还是比一日三餐在外买吃食要划算不少。 付过银钱,赵二娘带他去看房间。 屋子不大,拾掇得很干净,再加上那间解决了眼前燃眉之急的小厨房,林稚觉得很满意。 赵二娘走后,他卸下肩膀上的包袱,简单收拾一番过后,出门买些东西。 正值中午,小小的旅店迎来了今日第一波客流高峰,店内没有其他小厮,赵二娘前头排起了不长不短的队伍,她正握着笔,挨个给客人们登记入住。冲她略一点头,林稚转身走出去。 正午的临安城更是热闹非凡,不说别的,光是小吃摊就多了起来,熬rou、干脯、鳝鱼包子,还有旋煎羊白肠、抹脏红丝、盘兔、辣脚子、姜辣萝卜…… 听慈幼局的李局长说,若是在夏天,还能吃到清凉的砂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等等。 林稚成功地把自己看饿了。 正好路过一个卖羊rou馒头的小贩,他斥五文巨资买下一个,拿在手里边吃边转悠。 本朝人的饮食概念自成一派,把馒头称作“炊饼”,把烧饼称作“胡饼”,把饺子称作“馄饨”,他现在手里拿着的这个,其实就是后世的包子。 林稚刚穿过来时在称呼上闹了不少笑话,害得他好长一段时间不敢随意开口,生怕又说错什么,叫人看出壳子里面已经换了人。 好在和他一起生活的人,都是一些比年仅十岁的他还要小的小豆丁,和他们的童言无忌相比,他那些口误就算不得什么了。 转转悠悠,来到一处猪rou摊,林稚问:“请问猪rou怎么卖?” 卖猪rou的是个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