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4节 (第2/6页)
当然了,并不是说现在不够用,而是说如果演变成持久战的话,肯定会不够的。 于是,沙俄军队高层就进行商议,讨论几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继续攻击眼前的防线,直接把苏曳的北伐军彻底击败,彻底击溃之后,再进攻京城。 第二个方案,直接绕过眼前的防线,从背后攻打北伐军。 第三个方案,彻底绕过防线,不管北伐军,直接南下攻打清国的京城。 第四个方案,留下一半军队,继续进攻北伐军,剩下一半军队绕过防线,去攻打清国的京城。 然后,关于这四个方案,高层争论不休。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最后一个方案。 但摆在面前的有一个问题,弹药量不够。 如果分兵的话,对物资补给要求就更高了,这里距离清国的京城足足好几千里。 当时英法联军进攻京城,也是先攻占了大连湾和烟台,囤积了足够的物资。 之后,又占领了天津城,作为进攻基地。 如果分兵三万去打京城的话,物资补给实在是太难了。 关键是俄国海军没有掌握制海权。 “那群海军,简直是伟大俄国的耻辱,竟然打不过中国孱弱可笑的海军,哪怕这支海军其实是大英帝国海盗伪装起来的。” “我们应该让圣彼得堡去向伦敦强烈抗议的,英国完全打破了平衡,竟然把自己的海盗军队直接变成了中国的海军。” 东西伯利亚总督心中冷笑,当苏曳胆敢否认瑷珲条约,敢直接向沙俄动武的时候,中国在大英帝国的眼中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半盟友了。 “诸位,我们的外交正处于已经非常特殊的时刻,现在英国还没有表现出彻底的倾向性,而一旦我们无法打赢这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