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51章 八百里钢钳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八百里钢钳4 (第1/6页)

    对博白地区的解围战在主力抵达前就开始了。

    琼州旅的先头营从正面压迫,迫使敌军放弃少量前哨阵地,先头营和本地明军用3天时间触摸到敌军主要防御地带。

    南流江两岸地形在这里呈现为宽度7公里至20公里的丘陵地带,博白县城占据了盆地内最大的一块平地,更外围则是山岭地区。

    绿营兵以丘陵为依托,展开土木材质的营地。

    为攻击这些营地,琼州旅卸下12磅重炮和重榴弹炮。

    由于沿着南流江的官道太过弯曲,12磅炮的行走系统无法在这样的道路上转弯,因此野战炮兵失去了快速机动能力。炮兵只能解开前车,人拉肩扛,外加挽马拖曳,将重炮移动到合适的阵地上。

    当后路未被包抄时,绿营兵通常可以维系住他们的斗志。敌兵居高临下打火绳枪和轻炮,给进攻部队造成不小的麻烦。在地势更加险要的南流江右岸,鞑靼人修筑了3座炮台控扼江面,挡住枯水期需要拉纤行进的联军后勤船队。

    博白敌军指挥官是绿营随征提督杨捷。

    杨捷山西人,顺治初年任副总兵。当年他率3000山西绿营兵抵达皖南,准备增援广东李成栋,恰逢金声桓反正。正是这支临时走到皖赣交界处的北方绿营兵制止了金声桓、王得仁借初起的迅猛势头进入江南。接着,杨捷部又作为前锋随鞑靼人的南征大军行动,在江西立下赫赫战功,先后屠杀了九江、南昌等数座大城。

    随后杨捷在福建、浙江、湖广、江南几地赴任,一步步升至庐凤提督,他的提标营是历年来在皖北、苏北地区招募的淮兵精锐,本次有4000兵随其出征。

    博白城下敌军各部约有7000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