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 第114节 (第1/6页)
梁秋泓就是那一场及时雨,让长孙蛮心头那枚种子破壳发芽。 对当朝律法提出质疑不是小事,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两人用匿名写信的法子,谁也没过问谁真实身份,只当是一场陈词看法和改进之处的清谈会友。 如此,时间一晃小半年。 长安洛阳的书信频频相传,梁秋泓确实如文曦所说言辞犀利直指中心。长孙蛮将他的看法筛选誊抄,又有文曦在旁帮衬,才捋顺了大半刑律。 ——当朝六律,仅仅是载录刑律的竹简就堆了半面墙。 长孙蛮累得幽幽叹气,文曦说得对,这样下去得猴年马月才能完工。 魏山扶要进来掺和一手,实在出乎她意料。 长孙蛮问了问梁秋泓意见。晋陵君大名如雷贯耳,梁秋泓似是一早就得知了这件事,十分爽快的退居二线,不仅如此,他将自己整理出来的若干意见打包起来,随信一并送来了长安。 …… 魏山扶等得有点无聊。 他不经意低眼,抻在墙格里的右胳膊一动,垂着的一枚象牙轻晃。 玉白色的牌子由一根黑绳系在竹简,上面镌刻着一排蝇头小字,描了金漆,看样子是比较贵重的书籍。 “商君书……”魏山扶轻念了声。 这帙书可不该待在这儿。他记忆里是还要往后再走两面墙。 他仰头看向长孙蛮,问:“怎么想起看这个了?” 少女正使力缓缓拿出一帙竹简。她往下一看,漫不经心回着:“变法嘛,观看一下先人的思路总没错。” “可我记得这里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