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魏国公张弛有度 (第3/5页)
此的。” 两人吃着茶,茶是好茶,烹茶的功夫也极为到家,两人却兀自品不出滋味。 正在此时,一个小吏进来,先向魏国公行礼,然后在练达宁身边低语几句。 练达宁急忙站起,面露喜色,拱手笑道:“国公爷,下官失陪一会儿。” 魏国公察言观色,就知道是况且来回话了,袍袖一拂,把棋盘打乱,笑道:“练大人不必客套,看样子这棋咱们是不用再下了。” 况且赶到衙门时,浑身大汗,被在门口焦急等候的文宾一把抓住,两人还没说上话,就被文征尘、沈约几人围住了,况且只好以眼色向文宾示意:事情有了转机,大有希望。 练达宁向陈慕沙求救的事只有文宾知道,因为需要他联系况且,躲不过去,这等糗事以练达宁的身份自然不希望更多人知道。文宾一看况且的眼神,心里就明白了,立即吩咐一个小吏进去禀告大人。 几个人进了衙门,在大院里说话。 闲聊间,几位同门表现出不应有的客气,让况且感受到一丝生疏。这情形昨晚还没有呢,今天练达宁一出事,马上就表现出来。况且苦笑,几位没能把他当作真正的同门,恐怕是因为他有两个老师吧。 其实明朝文人都有很多老师,塾师、座师,房师,等等,只要彼此间有一个共同老师,就算是同门了,所以文人们都有很多同门。另外同一年中举,同一年中进士的,就是同年,这在官场上不比同门差,明朝整个官场就是由同门、同年这些最基本的关系编织成一张张网络,最后构筑成坚实的官场同盟。 沈约笑道:“昨晚真是喝多了,原以为今天得大半天才能醒过酒来,没想到早上经过这事,一下子酒全醒了。” 几个人说着上午魏国公来摘印的事,不免脸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