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章 共同筹划读南监 (第3/5页)
程,可经常往返也不可能。 陈慕沙微笑道:“我知道你那点心事,让石榴拴住了是吧。男子汉要有点胸襟啊。” “老师,您这可有点为老那什么了。”况且脸一红,大胆抗议道。 “这也没什么,为师也年轻过。到时你先过去吧,我也接到了南监的聘书,要到南监兼任个名誉教师,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去支持你。”陈慕沙这才向况且交了底,原来他是早有准备。 “多谢老师。”况且大喜过望,躬身拜谢。这可是师恩浩荡啊,比支持他去南监还让他感动。 “我的想法是你先去南监,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去北京国子监,你不是有个心愿嘛,让东坡之学重现当世,这两监就是你在士林建功立业的战场。” “请老师放心,弟子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一定不畏艰难为老师争光!”况且说到这里,已经有点热泪盈眶了。 “嗯,我对你的期望值很高,能做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只是先给你提个醒,两监不仅有那些老顽固,还有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会成为你的死敌,尤其是北京的王世贞,乃是当今文坛祭酒,名望之高无人可比,你要想完成心愿,他可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峰。”陈慕沙转过脸去,冷峻地说到。 做老师的高明之处,不仅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打气鼓劲儿,也要适时见缝插针提醒学生人生旅途的艰难。 王世贞,明中期文坛盟主,士林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此人是张居正的进士同年,朝野上下公认的最高学术权威。 况且当然知道王世贞,明朝排斥苏学最不遗余力的就是王世贞所代表的复古派,理学家还在其次。王世贞作为文坛至尊,在他当道的时代,想要重振苏学,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使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