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三百零二章 小王爷怒斥护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章 小王爷怒斥护卫 (第4/5页)

见,学问见长啊。”

    小王爷气道:“怎么?嘲讽我,以为我没读过《论语》。跟你说,我也就书读的没有你多,记忆力没有你那么强,真要比起对典籍的熟悉和认识,我不比你差。”

    况且笑道:“那是,那是,要不你怎么是师兄,我是师弟呢,说明有差距啊。哈哈。”

    小王爷也不客气,直接领受道:“你知道就好。”

    况且对小王爷的话一点也不怀疑,事实上历朝历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就是帝王。帝王家最重视的就是子女教育,精挑细选那些学问最高、德高望重的大儒担任教师。大儒有个特点,就是为人处世样样严谨,对帝王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哪个孩子学习不努力,一样挨板子,受rou刑。

    朱元璋有一次雷霆大怒,就是因为教师揍了太子,这位平民起家的皇上撸胳膊、挽袖子、急赤白脸的要去找教师算账,马皇后拉住他笑道:“人家是给咱们孩子传授学问,咱们得感谢才对,哪有因为老师教育孩子,家长跟老师过不去啊。”朱元璋想想也是,这才熄了火。

    朱元璋比皇后更重视教育,他一个大字不识,后来在军营里也是积极跟身边的刘基、叶琛这些大儒学习,最后成就也能说得多去,虽说考举人未必能中第,混个秀才肯定没问题。

    朱元璋把《汉书》研究透了,整个明朝体系就是架构在汉朝的制度上,然后因地制宜的加以完善,这用尽了他称帝后三十多年的时间,无怪康熙帝称赞说,明洪武制度至善至美,蔑以加矣。

    明朝制度规定,只有进士殿试头两名的方可做太子的教官,这只是编制,皇帝、太子、诸王的教官有多名,有些大儒只能做展卷官,什么是展卷官,就是上课时做一些帮助教官、帝王打开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