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424章 夺回大帅计划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4章 夺回大帅计划2 (第2/7页)

要落到卢象观的头上,毕竟股票是他下令买的,选那支股票也是他做出的决定,失败的责任,他要承担八成以上。

    再想想这几年,自从大帅卢象升,离开了天雄军,去朝廷那边发展,成为皇帝的得力重臣之后。

    原本蒸蒸日上的天雄军,像是走上了一条下坡路,没有了增长的势头,各种弊端不断出现,赚的利润也是越来越少,哪怕投靠了许家庄这个大靠山,每年能拿到不少的项目和订单,却依然很难称得上红红火火,反而赚的越来越少,困难越来越多。

    一方面,这与逐渐内卷起来的创业环境是有关的,毕竟华夏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会变的特别内卷,只要是看到能赚钱的项目和产业都会一拥而上,极其渴望改变自身的命运——虽然如今的大明人口,只有2.5亿左右,连三亿都不到,但卷的程度一点不小。

    就以水泥厂举例,崇祯十年的时候,大明境内的水泥厂数量,一共22座,年产能三千八百万吨的样子,勉强能满足需要,水泥的价格则是300文一包,颇为昂贵,只有少数单位能用得起。

    如今是崇祯十六年,短短六年过去,大明境内的大小水泥厂数量,居然增加到了1358座,总产能增加到了五亿九千万吨,不仅用途极其广泛,价格也降低到了85文每袋的白菜价,就是普通的老百姓都用得起,并且得到了更为广泛普遍的使用。

    而这些年的天雄军,在卢象观的带领下,投资开办的工厂,大部分都是砖窑厂、水泥厂、五金厂、木材厂、食品加工之类的常见工厂,纺织作坊也弄了几个,但服装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都没能搞成什么名堂,面临非常激烈的价格竞争,利润率自然是不断下降,有个别的工厂,因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