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节 (第2/8页)
但是蛊族却无法获取秘密,必须有文族后人在场,才能使信人体内蛊虫有所感应,将秘密全盘托出。信人体内的蛊虫,也会在秘密讲出那一刻,迅速吞噬寄主精血,使其瞬间老化而死。 简单来说,把“信人”比作双层密码的保险箱,蛊族和文族,各掌握其中一个密码,合作才能开启保险箱。 记得在古城图书馆看到此术,我不由毛骨悚然。不仅是过程手段太过残忍,信人所受煎熬痛苦更是想想就寒毛直竖,况且文蛊两族相互合作又相互猜忌,叵测的人心正应了那句话——比鬼神更可怕的,永远是人心。 这种极为复杂,看似万无一失,但也有例外。如果遇到江河干涸,冰棺露出,若有人起了贪念,打捞撬棺,会被寄生在信人体内的蛊虫附体,精神错乱,七窍流血而亡。 信人则因为蛊虫减少,提前苏醒,仍保留着所有的记忆。依着蛊虫的作用,成为不老不死之身。若想彻底恢复正常rou身,需要找到拥有下蛊之人血脉的后人,将其杀死,“人死蛊亡”,才能重获自由。 海燕弹奏前的情绪,在黄鹤楼讲述的关于千年前那场导致我和月饼黑化的故事,在泰山要致我们于死地的举动,让我突然意识到,她就是蛊人。 而且,我更不愿接受的事实是,她很可能是回到过去的我们,用极其残忍的方式,亲手制作的蛊人! 之所以想到这一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文记录的关于“宋庆元六年,大旱,长江断流露出玉棺,捞棺者皆噩梦癫狂,七窍流血而亡”的传说。 我还想到了一件事,几乎不用分析就可以证明的事,可是我不愿接受。 如果是那样,真得太可怕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