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五章 在非洲当农民 (第2/5页)
代工业园里,汉语是通用语言之一,会说汉语就能够通行无阻,相反,如果只会说加贝当地语言,生活上就会遇到各种障碍。 他们此时用餐的这家饭店,便是十足的中餐馆。端盘子的姑娘倒是本地黑人,但领班是如假包换的海东妹子,一口海东味的普通话让冯啸辰听着都觉得难懂,可那些黑人服务员却能与她用中文应答如流。细细听来,似乎黑人服务员的中文也是带着些海东口音的。 “这个店的老板就是我们会安人,和我老婆家的表舅是一个村子的。他当初到非洲来开饭店,还找瑞东帮过忙呢。”阮福根这样对冯啸辰介绍道。 “我知道他。”万官生也插进话来,“他现在在会安也有点小名气了。当初他到非洲来的时候,就是个穷光蛋,干了两年就回老家盖了房子。后来他带了村里好多人到非洲来开饭馆,都发了财。” “这种事我倒也听说过。”冯啸辰点点头,“我陈姐也在非洲开了六七家分店,生意也都不错呢。” “你说的是陈总吧?”阮福根说。他也是认识陈抒涵的,这其中既有因为冯啸辰的原因,也有与杨海帆的关系。他说:“陈总做的是大买卖,走高档路线的。她开的春天酒楼的分店,都是在非洲的大城市。我们海东出来的这些小老板,主要是在非洲的二三线城市,还有这些中国工业园啥的,赚的都是小钱。” 杜晓远笑道:“咱们吃饭的这家饭馆的老板,赚的可不算是小钱了。在我们工业园有种说法,开厂子的还不如送盒饭的赚钱多。这话稍微有点夸张,不过也说明开饭馆是很赚钱的生意。” 冯啸辰说:“晓远,你这话也得看对谁说,在阮总、万总、梁总他们眼里,区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