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晴湘西之青囊书院_084白马非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4白马非马 (第2/4页)

陈玉楼手上现在有三幅陵谱,一是段水歧珍藏多年的、千年前滇相田丰冒死偷出的白绢陵谱,二是他自己从隔壁滇王墓偷来的人皮陵谱,其三就是大祭司的镇陵谱。这半日他尽是看地图,看得眼都快花了,终于对遮龙山的布局有所了解。从三幅陵谱上来看,真正的“虫谷”,指得就是献王墓的祭道。陵谱上的虫谷两边山岭绵延,高耸的山峰森森然危危然,衬托得空中楼阁更加威严。而他们一行所经过的“虫谷”,想来不过是民间百姓以讹传讹,将入遮龙山的路统称为了“虫谷”。

    宝翁里的确是带众人抄了个近道,可无论从哪幅陵谱来看,这条路都不是去山神庙最近的路,反而是最荒芜的一条路,这一点倒是情有可原——云南植被丰茂,密林中最可怕的不是不见天日不分东西,而是各式各样的蚊虫。这些虫孖轻则吸血,重则剧毒无比,见了活物便成群结队不顾死活地往上扑,宝翁里之所以选了这一条草木衰败的路前往山神庙,为得无非是避开那些丛林中活阎王。

    大祭司埋骨之地的镇陵谱背后是一整面的浮雕,其中最显眼的就是献王墓的明楼,那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月城、角楼、内城、瘗碑、阙台、神墙、碑亭、祭殿、灵台等建筑一应俱全,非但如此,宫殿下还有数道霞光虹影、四龙缠护,让人不禁联想起宝翁里口中那种“圆形的彩虹”。

    鹧鸪哨和陈玉楼都是盗墓的行家里手,明楼对他们来说始终只是其次的东西,他们最在乎的是地宫。依照秦汉之制,王墓的地宫应该在明楼地下十丈以下的地方,这种传统一直被保留到清末,以此推断,献王墓必定是在山中,这倒不稀奇。真正引起了陈玉楼警觉的是,两幅陵谱上“似是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