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综之我是警察_第五百六十四章、舰载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四章、舰载机 (第3/7页)

格一致,就像复制粘贴出来的一样。

    为了使连绵不绝的火柴盒大楼不致太过压抑,还在楼栋之间装点上了绿地、人造山丘和池塘。

    很快这种多快好省的玉米大叔楼被复制到了毛熊的各个角落,

    虽然玉米大叔的住宅政策也遭到了不少反对,其中有不少建筑师的反对,因为这是一种“不需要建筑师”,只靠标准图集就能迅速“繁殖”的住宅,建筑师们也大都不屑于接触这一类型的项目。

    但不可否认的是,玉米大叔楼解决了住房紧缺问题,大量普通市民从地下室、工棚、危房和过度拥挤的合住房中乔迁了新居。

    截止到1964年,毛熊有5400万人住进了玉米大叔楼,占据整个毛熊人的四分之一,除去住在农村的人,榆木大叔楼基本完成了有房住的需求。

    因为是免费发放,这对于不管是还在恢复生机的欧洲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甚至还处于建设的内地,当时都还没有大规模普及这种公寓楼,

    因此玉米大叔楼的存在无疑是人类史上的一种壮举,也成为毛熊对外宣传国民福利水平的窗口。

    甚至还催生了一部百老汇式的歌舞片《切廖姆什基》,由肖斯塔科维奇作曲,记录了工人阶级欢天喜地搬进新家园的盛况。

    至于说在90年代出现的玉米大叔楼与人们对舒适生活理解的矛盾与冲突的问题,这锅玉米大叔不能背。

    因为玉米大叔楼在建设的时候,其使用寿命只有25年,其目的只是权宜之计,将来会有更好的房屋取而代之。

    这种想法应该说很对。

    25年时间,足够毛熊经济再上一个台阶,有钱兴建更多更好的住宅。

    但是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玉米大叔只执政十年多一点就下台了,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