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_135.马政现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5.马政现状 (第2/4页)



    顿感有些不妙的赵孟启拧起了眉毛,“小王想了解一下咱们大宋马政的现状,以及群牧司的情况,你们谁来说说。”

    一群官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郭都监开口,“殿下,那微臣和您说说吧……”

    原本赵孟启只知道大宋缺马,但到底是为什么会缺,缺到什么程度,并不是十分了解,经过郭都监的解说,才有了直观的印象。

    可以说,在机枪出现以前,骑兵就是最有决定意义的兵种,没有之一,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军事强国,而战马自然就是骑兵最最重要的装备。

    纵观华夏历史,凡是能控有后世陕西中北部及甘肃地区的朝代,总能在军事上居于强势,反之则要处于弱势,皆是因为这些地方是传统的优良战马产地。

    大致上可以说,战马的产地是越往西北,质量越好,越往东南就越差,西南所产的马匹,其实也不适合充当战马。

    而大宋恰恰因为西夏的立国,完全失去了西北产马地,由此造成了战马不足,骑兵军力弱小,越发难以抵抗游牧民族骑兵的冲击和入侵。

    于是,大宋为了获取战马,一个是靠买买买,一个则是先后在各地建立了总计八十一处马监养马,而这些马监所处大多是在黄河以北。

    等到了南渡之后,河北之地尽失,朝廷依然努力的重新建立了三十多处新的马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到了赵昀登基后,只剩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