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清源镇 清源乡 (第1/4页)
大娘第一反应当然是拒绝:“那哪行呢?这一路走回去少说要十多里路啊。” 夏青问道:“大娘,那你放心让五头一个人回去吗。” 她不由分说地将人背上。 五头将两个箩筐叠好抱在手里,扁担放在肩上,跟着夏青出发了。 大娘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不停的道谢。 夏青道:“大娘,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您姓什么呢?” “我叫刘琴,我夫家姓叶…” 夏青一边走一边和刘大娘聊天,老人家今年六十多,比她想象的还要瘦小,背在身上感觉七十斤都不到。 可就是这样的老人家,天蒙蒙亮就要担着二十多斤的菜,带着小孙孙,走十几里地进县城卖菜。 在厂区的时候,夏青觉得周围人过得都不错,大家隔三岔五能吃上rou,还能存钱买电视、冰箱、自行车,更有像马春蕾这样的时髦姑娘。 出了厂区走在乡间泥泞的土路上,夏青就觉得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五头今年六岁,明年就要上学了,身形比同龄人矮小了些。 这两年大家虽然不用再饿肚子了,可就拿夏青在隔壁县的老家来说,一年到头交完公粮,全家也就只有五六百块的收入。 摊到他们一家四口身上,一人只有一百多,这可是他们一年的收入啊。 所以也不能怪王秀娟一定要把她塞给江源,一个月三十多块钱的临时工工资对她来讲,已经是巨款了。 夏青到底年轻,背着刘大娘走了约一个小时就到了清源镇。 不过这还没到,刘大娘的家在清源镇清源乡牛头山大队。 这时已经实行了包产到户,但大家还习惯叫“大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