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 (第3/4页)
月、枣泥月、梅菜月等几十种不同馅料的月饼,如果把饼皮换成酥皮的话,口感又不一样,且不拘中秋节,平日里也能卖。” 她说完,笑了笑,问:“赵厂长,如何?其它点心我也会做不少,能进贵厂的话应该对贵厂产品的品种和品质都能有一定的提升。” 沈国忠:头一回听他闺女这么能说。 赵长厂:如何?那些月饼听着还……挺想吃的。 门卫老头:咕咚,咽了口口水,看他表哥手上吃掉大半个还没放下来的月饼,看来是真好吃啊,还真有两把刷子。 赵厂长垂眸沉思,他一个在部队呆了十几年的人转业来管一个食品厂,说实话,真没那么容易。 厂里的技术工都是解放前就在这厂子里做的老师傅,会做的东西几十年没怎么变过,至少他来这厂里四年就没见有什么新的产品出来。这小姑娘这手艺,要是招进厂里来别说还真不错,推陈出新这厂子才能活起来嘛,别看是国营厂,也是要看效益的,效益好了大家的日子都好过,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的国营厂也多的是。 之前没尝这月饼,没听她报一通听着就好吃的月饼名儿还没觉得厂里的东西不好吃,因为其它食品厂做的也就是这些东西,吃过那月饼再听她说一通话,赵厂长突然觉得厂里还真需要引进新人才了。 他手在办公桌上扣了扣,说:“这样,国营厂里编制是有数的,正式工肯定不行,你要愿意的话,留下家庭地址和姓名,我联系你们公社发个特招,你来我们厂里先做临时工,至于将来能不能转正,这个我不保证,得看你进厂里的表现。” 沈瑶自然是乐意的,临时工也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