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 (第1/4页)
乱。稳固的国家传到谨慎保守、享乐为主的赵诚基手里,自是尽心竭力维持其安定,于民于君,都是一大幸事。 对比起恒远帝,赵诚基虽不至于丢家灭国,功绩却平庸至极。皇帝对此心知肚明,对先帝更是心存感激。且试想,若是交到赵诚基手中的国土分崩离析,战火连绵,这样一个庸碌的皇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其振兴的。 庆奉五年,赵诚基下令翰林院重新纂修前朝史书,必以歌颂先皇为主,那些个小错小误,只要并未误国误民,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必再于史书中详细记载。 齐煜初入翰林院时,纂修史书的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父亲生前常教育齐煜,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面对翰林院中众文人志士,这短短几个字在齐煜心里扎的根越来越深。少年时心里窜出的那一支立誓要治国平天下的苗芽,慢慢被吸了汁液,刮了果rou,化作一坯黄土,成为了培育谦虚内敛的上好肥料。 翰林院的老爷子们对这位后生的学问不置可否,对他乐于求知的恭敬态度和踏实肯干的认真态度却是颇为欣赏,时常带着他稽查史书,论撰文史。 昨日本是轮休,可用功如齐煜,一大早还是如常来到翰林院。此乃他几年下来的习惯,即使没有急需完成的工作,就是读读史书,与翰林院学士刘秉霖谈古论今,亦有所裨益。 齐煜进门时,刘秉霖正在院里赏竹。春日里刚发出的青翠竹节,指般粗细,叶片柔软纤长,没有老竹子的风骨,却煞是可爱。 见齐煜走来,刘老人背着手,笑得慈祥。 “你们年轻人就像这新生的竹子,青青嫩嫩的,要经得起岁月熏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