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5节 (第1/6页)
姜握印象中最深的印象,其实是《金瓶梅》里,西门庆喝过的土豆泡茶——跟西门庆喝的另外一种‘芫荽(香菜)芝麻茶’,一并给姜握留下了深刻印象,觉得会是黑暗饮料。 由此可见土豆也是明朝就有了,但据史载,土豆作为农作物的种植,却是直到道光年间才有比较多的记载,一直要到同治(1875左右)年间才在全国有一定的种植,那都是清末时候了。[1] 但这里,她先得到的是土豆。 其实土豆与红薯各有利弊: 论优点,土豆淀粉含量大、亩产量高,耐寒耐旱,且块茎耐储存……因这诸多好处,姜握记得她来到这里之前,故乡还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而且除了作为救灾粮食的优点外,土豆还可以作为药用,比如叶茎能提炼龙葵素,再有西门庆之所以喝土豆茶,也是在《本草》上有记载,土豆(生服)可清热解毒。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土豆真的好吃,姜握觉得土豆是怎么做怎么好吃,她之前吃薯条,就沾土豆泥,被meimei震惊称为‘原汤化原食’。 不过,土豆作物的缺点也很明显—— 哪怕后世离了土豆就不能活的欧洲诸国,也不是一开始就接受土豆的。 比如法国,是用了二三百年才接受了土豆,最开始都称它为‘魔鬼的食物’。最开始许多贵族种土豆也只是为了欣赏土豆花。 那时候,土豆都是快饿死的人才肯吃的食物。 除了新食物被人接受需要时间外,土豆本身生芽有毒等特性,也加大了传播的难度。 再者,薯类作物长期种植退化,影响土壤,产量逐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