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9节 (第2/6页)
我看守约啊,累的都快不行了。” “故而当年我不得致仕,也就罢了。”实在是少人可用。他当时再走了,真怕裴行俭过劳死。 可如今又不同了:检田括户事并非一次性,天下十道三百六十州,每隔两年或是三年,总有中央朝廷派下去的劝农使和劝农判官,清查世家勋贵强买土地兼并田亩之事。 现在要选可靠的劝农使,直接从上阳宫学校里,选出合适的毕业生去就是了。 除了经济学院内厘清户籍田地的专业人才,还可以搭配法学院毕业生作为监察。 王神玉是真觉得他可以彻底致仕了:“况且我与辛相、许相不致仕,诸如狄怀英、刘祎之、娄师德、岑长倩那些个比我们年轻个二三十岁的朝臣,如何上来呢?” “再有,李文成李尚书,库狄署令,也都是陛下看重的朝臣,更是从最先就跟随陛下的心腹重臣。” “尤以李尚书更身有军功,前年已经进位同中书门下三品,等我们三个都致仕后,李尚书也该正经拜相才是。” 姜握低头看茶里飘散的桂花。 是,时已天授六年,到岁数可致仕的人,又岂止王神玉呢—— 当年王神玉在司农寺做正卿时,坐在户部要钱,就跟时为员外郎后升任侍郎的辛相打过不少交道。 两人年岁相差并不多,辛相今年也已然七十有七了。 只是辛相与许相一向热衷于工作,且常年用乌发膏把自己收拾的精神奕奕,也不会像王神玉一样天天把自己的年龄和退休挂钩,屡屡要求致仕。 倒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