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节 (第1/6页)
历代洛侯的力量来源,第一得益于历代天子的信任,第二得益于洛氏本身在邦周的体制所占有的位置。 甚至在康王和昭王的时代,他们两人能够一登基就手握大权,是因为他们完整的继承了素王与洛文公的衣钵。 这百年里洛氏的权势虽然在不断的衰落,但洛氏的地位依旧是特殊的。 百多年前洛文公时代担任摄政会议诸侯的六人,现在只有洛氏的后人还在王畿之中担任高位就是明证。 洛成并不喜欢姬涅这个天子,认为他志大才疏,没有自知之明。 索性眼不见为净,先到太史寮待一段时间,时间到了自然会开始接触政事。 王室现在对于洛氏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比如姬涅不喜欢洛成和前代洛侯,但是从心底里面,他知道这两人都是能做事的忠臣。 其他人可能会有不轨的心思,但是洛氏不会,这种政治层面的信任已经突破了人心的范畴,到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地步。 况且洛成在太史寮中不是无事可做,可以详细了解王畿的情况,为后续执政打下基础。 洛成在太史寮中看着各种记录的典籍,很快就发现,镐京的问题比他想象中的大很多,而且问题各个都非常棘手。 这些问题有的是百年前洛文公已经记载在书籍中的。 每一代洛侯都会将自己一生的执政经验,记录在书籍中,留给子孙。 洛文公的记载种有他对邦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但是同时他也说明了,这些改革只是缓解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之后执政的子孙要特别注意。 洛文公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