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7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3 (第2/4页)

弹核潜艇和3000公里射程的固体弹道导弹的研制成功,则表明中国已经拥有了具有实战意义的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这方面同样领先于美国和苏联。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里中国的核工业也有了飞速的发展,1956年中国武器级核材料的总产量已经足够制造8枚原子弹或者氢弹,如果紧急动员,产能还能在半年内再加一倍,虽然还是无法与财大气粗的美国相比,但相较三年前刚刚炸响了原子弹的苏联,还是明显要强得多……

    不过优势最大的还是微电子领域,在二战后期研发成功这个时空最早的集成电路之后。中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又在短短5年时间内研发出功能强大得多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在一年7个月之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而历史上从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个过程足足花了13年时间……

    由于中国政府对于这类研究一直严格保密,甚至委派人见人怕的康部长负责保密工作,而相关产品研制成功后也暂时只在保密级别很高的国防等机密部门使用,因此无论是西方还是苏联,都只能按部就班地自己研究,结果不但差距没能缩小,反而还被越拉越大……

    不过,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影响更大的还是杂交水稻等良种的出现和推广。再加上水利建设、化肥农药等方面的持续发展,战后中国农业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的发展速度。同时,人工养殖的大力开展和远洋捕捞规模的扩大,令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油水更足。而对一到冬天就没几种蔬菜可选的北方居民来说。温室大棚蔬菜的出现也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