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 (第2/4页)
十六章 月疏星稀,半点残灯。 夜风拂过肖杨的发梢,肖杨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 忠仆劝道,“老爷,天愈发凉了,又错过了宿头,若是能看见遮风挡雨的去处,便将就一宿罢,总比宿在野外强。” “敬老言之有理。”抚上已无半分热气的手炉,肖杨定了主意。 家中遭遇大火,正是无处容身,幸得早年与家母至交的宁夏府总兵夫人辗转闻知,力邀一家人入宁夏府小住。 若在平常,便是宁夏无战事,家母也断不会放自己入此等兵家之地。但如自家只剩孤儿寡母,此番家宅又走水,便是寄居族中,也难免再惹来风言风语。又听闻此番鞑靼入侵,已被守军击退,宁夏已是一片安定之象。 多番考量之下,自己力主入宁夏暂住。 “娘,爹去世没多久,家中又走水,族里必是风言风语不断,儿如何能安心备考,告慰长眠地下的父亲?” 钟氏开始犹豫。 顿了顿,肖杨加重语气,“如今我大明边患之困,已到了举国瞩目的地步,历来科考,边患之法也是重头。儿长于僻城,对边患不过纸上谈兵而已,此番入宁夏,于儿臣也是难得的进益机会。林姨父为宁夏总兵,如今又无战事,恰能给儿臣多番指点。” 钟氏眼中摇摆之色愈发明显。 眼见有戏,肖杨再下一剂狠药,“娘,三年之后,又是科考,前番父亲去世,儿臣无缘会试,至今仍是秀才出身。相比族中成了举人的瑾弟已是落了下乘,眼看父亲这一脉人丁凋零,母亲难道就不希望儿早日高中,娶一门高门闺秀,给家里添丁?” “好好好,听你的。我儿先走,娘还得整顿后院杂务,得拖延两日。” “这……既是如此,儿只带敬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