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活字印刷术 (第2/6页)
篇文章会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出来,而陆垚将标点符号拿出来就是定死了每句话的意思,也会省去读报时解读句子意思的漫长时间。 为了弥补老石匠的辛苦,在之前谈好的工钱之上,陆垚又多给了老石匠五十贯钱。 拿到钱的老石匠笑得满脸皱纹变成菊花模样。 想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 再说陆垚也不差这五十贯,以后刻字一事还是要多找老石匠来干,他找遍了整个汴梁城,就属老石匠刻字的工艺最好,这也是陆垚找老石匠的原因。 苏轼两兄弟不知道陆垚刻这么多小字是用来干什么的,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有印章才会刻成这么大,印刷书籍都是雕版。 雕版虽然能让字体更灵动一些,但是一张雕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靡费颇大,完全没有活字来的方便。 陆垚租了一辆拉货的马车,将这些活字全部拉到了印刷厂。 看到工人们将杂草,草根,树枝打成浆糊状时,苏轼就已经猜到了陆垚要带他来看什么了。 年前陆垚曾经对他说过会将书本的价格降到很低,还会将他所说的报纸给弄出来,没想到陆垚的动作这般快,连正月都还没有出就将造纸的工厂给弄好了。 看到工人几秒的时间就能从池中捞出一张白纸出来,苏轼越来越激动,人人都能读书的想法在他心里越来越憧憬。 陆垚当然不是带苏轼来看怎么造纸的,也不怕苏轼将这些工艺学去。 一来苏轼没有这么大的启动资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