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这么猛 (第2/6页)
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说辽国就那么点人,就算增加税收又能增加多少,不过几万贯而已。 为了区区几万贯弄得民生怨道,实在是得不偿失,还有什么事情来钱快呢,那就是向大宋要钱了,你大宋那么富随便给点钱也不是为难你吧。 耶律洪基也以为这笔钱会很轻易地要到,那钱换和平是大宋朝臣为愿意干的事情。 当年寇准拉着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气势高涨大败辽军,就算是如此宋辽两国还签订了澶渊之盟,寇准以每年十万贯岁币的价格,让辽国退兵。 寇准当时还很洋洋得意,以十万贯和二十万的丝绸就换来了和平,这钱花得值吧。 当时所有的文臣都为寇准点赞,说寇准是比肩房杜的贤相。 为什么要花钱买和平,是因为寇准看破了当时的局势。 宋朝军队的优势只是一时的,面对辽军的勇猛,败仗肯定是会到来的,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当时快要进入隆冬。 到时候黄河之水将会变成一块冰地,之前的天阙之处会变成一片坦途,而北宋那时候没有燕云十六州,从檀渊一直到汴梁无险可守。 只要兵败,辽军可以一直打到汴梁,到时候灭国在即,寇准三十万贯卖的不是和平而是国祚。 尽管之后辽帝好像品出了一丝意味,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再是交战的好时节,再说拿人手短,钱都收了再出兵有些不像话,那时候出兵都会讲究一个师出有名,他要强行出兵辽国内估计都会骂声一片。 耶律洪基也正是看透了大宋愿意花钱这一点,就起了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