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2/4页)
只是太子格外的让武帝更加骄傲一点。 “他们想再加个复试,朕没让。” 万一,那个,一不小心把太子刷下去了,可怎么办,对吧? “儿子这绝不是对安邦没有信心,只是……”武帝觉得太子太辛苦了,实在是没必要再经历一次那样的考试环境。武帝对太子把自己关在殿内一天一夜的参与制科答题,一直颇有微词,虽然考试结果很给他长脸,说参加就真的拿回来了一个三等的好名次。 武帝离开太后寝宫后,还故作谦虚的和近臣在私下里聊了聊:“啊呀,他才多大,小孩子瞎胡闹,没想到考的还行,没给他老子丢脸。” 其他大臣还要像古已有之的中华家长一样,疯狂的给上司捧臭脚,三百六十度的花式吹。 太子殿下才德兼备,陆海潘江,是大启之幸,是吾辈之福啊! 武帝笑的见牙不见眼,还要艰难的摆手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你们这样会让太子骄傲的”,可以说是相当虚伪了。 总之,为了保住太子的好成绩,武帝坚决不同意复试。 直接就宣布了尽快进入下一个环节——三四等一并可以参与的殿试。 和科举一样,制科也有殿试,真正的名次和能不能授官,都会在殿试之后见分晓。在贡院里考的有点类似于预试,又称阁试。在殿试结果出来之前,一切都还皆有可能。 “温篆等人也要继续吗?”试官们不确定的再次来询问武帝。不是说温篆等人只是下场陪着伴读候选们试一试吗?以温篆的成绩,这要是继续考下去,到时候到底给不给他官儿?按照规定是得授官的,但温篆也才十几啊,连科举就没经历,实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