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7 (第4/4页)
能走捷径的法子,谁都不想失去。 写好的诗文皆贴在一道可以旋转的棱柱上,为的就是让四周的人皆来品读,但每张纸上都未标注姓名,只在左上角写数为记,至于这些数字代表着哪一位,只有才子们攥在手中的字条可以为证,如此才好公正评判,不受情面影响。 看了一转儿下来,承誉独独欣赏其中一首诗:“那首写的不错,诗名也有内涵。” 文宁疏尚在看旁的诗词,经承誉一点,她才将目光移向那首,但见上书: 老槐与蝉论今古,怨枫泣血诉悲楚, 洁雪藏尘粉太平,冰融泽现万枝枯。 实则写的是四季变化,但整首诗基调悲凉,画面肃杀,又起了四祭这样的名字,当真是应景,宁疏赞同地点点头, “的确是好诗,应该是乔公子所作。” 承誉疑惑地看向她,愣怔片刻才恍然,“你认得他的笔迹?” 点了点头,宁疏解释道:“乔公子和我大哥是挚友,他的meimei乔锦彤还与我大哥定了亲,以往他经常去我家,因着他棋艺高超,之仪还特地拜他为师,请他教他下围棋,他是家中的常客,是以我认得他的笔迹。” 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承誉望着端坐于楼下的乔顷澜,忽然觉得他一身白衣,翩然出尘,与这人世间格格不入, “此诗虽好,但那些个先生们不会选中他。” 宁疏不解其意,问他为何,“连你都夸他写得好,他们为何不选?” 好东西不代表适合这个世道,承誉再怎么欣赏,也不得不承认, “当中的每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控诉世道,因着他父亲是我父皇倚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