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_第1030章 圣文龙武神皇、至尊可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0章 圣文龙武神皇、至尊可汗 (第3/8页)

  为什么?

    李璟很清楚这一切是为什么。

    这首先是因为草原和农业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学家曾提出过著名的400毫米等降雨线。这条线的北边,降雨量少于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因此成为游牧地区;而在南边,由于降雨量多于400毫米,为半湿润和湿润地区,适宜农业,因此成为农耕社会。

    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边界大约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边界上,呈向下弯曲状;也与长城的走向大致一致。向下弯,是因为越向内陆,同一纬度地区的降雨越少。这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在许多中原人和游牧人心中,农田与牧场的土地是同质的,既可以作农田,也可以作牧场。但在实际上,400毫米等降雨线南北的土地和气候是不同质的。

    按照这种不同,无论是谁先占有了土地,也无论后来通过战争还是交易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农田和牧场仍然会以此分界。如果农夫向北购买或占领了草原,农耕不如放牧,他只有变成牧民才最有效率;而牧民向南购买或占领了农田,放牧不如农耕,也只能变成农夫才是理姓选择。

    历史上,许多南下的胡族,最后要么退回草原,要么汉化,同化入中原农耕文明。而同时,又有许多的汉人进入北方草原,但最后,这些人,基本上都成为了牧民。

    李璟深深的清楚,这条界线,不是靠武力能改变的。

    大唐如果把进攻的方向放在了北方,那么这就是在走弯路。历史告诉李璟,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向东北和向西南开疆拓土,才是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过林威的话也不全无道理,游牧民族的特姓,使得这天生就是一个带有侵略姓的族群。一旦他们的实力强大起来,必然就会南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