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3/4页)
秋喻腿上,戴着耳机侧着身打手游,后脑勺上的呆毛一翘一翘的,秋喻一边煲电话粥一边摸余承玺的脑袋。摸着摸着,就记起来琴房那件事。 “上回您说,您来过家里的琴房?这是怎么一回事呀?” 杨念雪在那边轻笑了两声,反问秋喻:“你真不记得了?” 秋喻愣了愣:“这……我能记得什么?” “记得你小学一年级的那个寒假呀!”杨念雪这才娓娓道来,“那年寒假,你说想到首都看雪,我就带着你回了外公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 ……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04年的一月? 那时候,全球变暖的现象还没那么严重,冬天的气温比现在要低得多;国内的经济也没那么发达,供暖不足是时不时就会发生的事。 杨念雪千里迢迢带着儿子回了趟娘家,安心住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开始发愁了——愁着搞钱。 这趟来都回娘家,不说机票就已经是一大笔开销了,来这儿之后还天天吃吃玩玩、没点儿正经事干的,还一天到晚要开暖气,杨念雪总觉得自己是在浪费大好光阴、少赚了很多白花花的钱。 托自家爸妈的名声和口碑,杨念雪接到了一份报酬丰厚的兼职工作:给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少爷当音乐老师。 杨念雪本来就是开兴趣班、教小孩子弹琴吹长笛的,非常乐意接这样的兼职。况且那富贵人家出手也是真的阔绰,随便一开价,就是1500元一个课时。 两小时一个课时,一个课时1500元。主人家要求先上两个课时,等于说杨念雪一趟能挣3000元。 这可是零四年的三千元啊!抵过不少高薪白领一个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