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57节 (第7/8页)
平了解的人,无人能出其左右。更何况,这些年修河造桥一干事,也都是这一位一手捉。” “对,去把沈彬请来。”朱至说着话已然起身准备往城门去,她不去,谁敢随便放北元的一万人进城,若是出了乱子,谁能担得起? 这时候朱允炆从一旁走来,近一个月在外跑,朱允炆黑了一圈,一看朱至要出门,立刻小跑上来,“jiejie,带上我。” 一干人不管怎么样都对朱允炆称以二皇子。 “我知道是北元人要入城了,我想去看看,长长见识。”请求的同时,朱允炆道明来意,盼着朱至能够答应。 朱至笑笑问:“杨公子认为,该不该带?” “该。二皇子书读了不少,只是未能学以致用,公主带他多听多看,他定能学以致用。”杨荣这些日子一直负责给朱允炆讲故事,朱至给他圈了一个范围,讲的都是历史的故事。 用朱至的话来说,读史可以明智,知兴替,识大义。 杨荣得说,朱至是心里有数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杨荣也不讲什么大道理,讲故事就讲故事,压根没有要发表意见的意思。但就是如此,反而让朱允炆对杨荣很是夸赞。 大道理朱允炆听得耳朵都生茧了,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别人的教训。 讲故事就讲故意呗,各自有各自的领会,他已经不是三岁孩童,自有他的思考。 因而朱至自打北元回来后,第一时间问起朱允炆是否要换个先生,朱允炆摇头拒绝了,很乐意杨荣继续给他上课。 “你先生既然觉得你书读得不错,却是差了点应用,那就跟着吧。”朱至既然有问,岂能不配合杨荣。 当老师的如何评价弟子很是关键的呢,朱至的意思也是十分简单,带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