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57节 (第3/8页)
的话不少人都附和地点头,一时间众人将视线落在满朝的武将身上,何尝不是在想,这打不打的,怎么一个个武将都不吱声,反而都是文臣们在说话? 难道这不是正常的吗? 武将们怕是话都没有说出口,已然被文臣们嫌弃得不行,认定他们是狗嘴吐不出象牙来。 长此以往,以至于武将们都不太乐意在朝堂上说话了。 其实,这里头更多的原因何尝不是因为朱元璋。 朱元璋对功臣们的态度一向是猜忌,既怕他们功高盖主,无奈平定天下又需要他们。武将,用要用,怎么用,怎么防,这一向都是皇帝们十分头痛的事。 再者,几个能打仗的国公都被泰定帝放到边境了,留下来的人才不跟他们文臣一样傻呼呼的张口。 北平里有朱至在,但凡跟朱至交过手,叫朱至往他们军营走过的人,都清楚的知道,打不打仗,将来真得由他们这位公主说了算。 那,现在朱至都已经放话说了不打,怎么着,谁还想跟朱至唱反调? 不不不,作为一个聪明人,断然不能随便跟人唱反调,尤其这个人是朱至。 想着他们这些武将这些年和朱至一块,其实真占了不少便宜,朱至说不打仗是好事,那肯定就是好事,他们得支持。 “陛下,但不知与北元再开互市,这规矩如何定下?”行吧,与北元握手言和看样子是不可能阻止,那就说说其他的。比如合作的条件是什么,难道不应该商量商量? 朱至就算再能干,毕竟年轻,作为一个年轻孩子,他们得防着朱至被北元的人骗了。 “此事安和公主已经和北元谈妥,另,封元主为平顺王,居于北平。”泰定帝对于朱至办事的效率那是相当满意的,可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