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第2/3页)
先改成《光降》。”理由是:不想在听到‘海’这个字。 大家对他想一出是一出的作风已经习以为常,场工把原先的几个字擦掉,在场记板写上新剧名。 第一个拍摄场景在何家大院,剧组的人已经事先沟通好。 整个剧组都动了起来,导演组和演员开始走戏,不仅要导演和演员熟悉所有台词,现场的所有人都要深刻理解整个片段的剧情,这样摄影师才能够抓到更好的角度录音。 通常演员需要走两次戏,不过贺笙的片场最少三次,表演的方式也不能太死板,他是一个独立特行的导演,很多人猜不透他下一步想做什么,总是出其不意,改来改去。 他最喜欢现场改词或加戏。 有好几次,场工按照演员的走位贴完地标后,他又让人给撤了,反反复复重新开始。 奇怪的是,没有人抱怨,整个团队都抱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做好这件事,不论过程有多么繁杂坎坷。 最开始设定的几场戏都是女主单独的戏份,男主的戏份大部分在摄影棚,维舟的戏份按照计划是在后天开拍,暂时不参与,但是他与贺笙就跟双胞胎似的形影不离。 贺笙坐在监视器后面,左边是导演助理,右边就是维舟。 有一次,剧务组的人喊副导演,副导演就指着维舟调侃道:“在那呢,他才是副导演。” 每次拍完一场戏,贺笙都会让演员来看一遍,过了或者重新来一遍,他会积极地问维舟和包烨的想法。 维舟通常会说:“我meimei非常渴望另一种生活,我能感受到。” 贺笙问:“你渴望吗?” 维舟说:“不知道。” ... 摄影指导时时刻刻的发功,定下构图,工作人员按照导演的指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