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 杂货铺(二更) (第2/2页)
里面是一间屋,如今是个杂货铺。 人称农闲杂货铺,十里八乡谁想买点土特产,豆制品,就来这杂货铺。 货都是尾货,没什么卖相,但是比双河镇那边便宜,少说便宜了一文钱,多买一点能便宜好几文钱。 王屠夫眼光准,看准了杂货铺的生意,干脆利落,在路边搭了个草棚子卖猪rou,正好斜对着杂货铺,生意意外的竟然还不错。 有时候庄子上缺rou,蒋胖子直接找王屠夫买rou,一买少说十几斤。成为了王屠夫的大主顾。 夏老汉父子三人挑着黄豆,上庄子仓库卖了货,转过拐角就看到了杂货铺。 夏幺儿激动啊。 杂货铺什么都卖,油盐酱醋,吃穿用度,针线布匹,陶陶罐罐,锅碗瓢盆 凡是一家子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在农闲杂货铺都能买到,大大方便了附近村落的乡人。不用跑到双河镇,就能解决衣食住行。 甚至有匠人主动跑到杂货铺揽活。 将工具箱往门口一放,自个进杂货铺要一杯一文钱的茶水,就能坐一个上午,还免费续水。 有样学样,来喝茶的人多了,杂货铺干脆就在外面另外搭建了一间茶棚,遮风挡雨,地方宽敞。冬天还烧着炉子,整个茶棚弄得暖洋洋。 使得周围许多闲汉跑来,宁愿花一文钱坐一上午,也不乐意在家待着。 短短时日,茶棚就成了附近村落集散地。人一多,就热闹。热闹起来,就有小商小贩附近农人跑来摆个地摊,卖点自家的东西。 冷了,就去茶棚烤会火,也没人驱赶。 就算不吃茶,也能免费接白开水喝。 便民! 妥妥的便民措施! 二管家张义见了,都认为可以扩大规模经营。 叶慈却摇头,“一点小生意,我就起个带头作用,规范一下市场。其余的,自有当地的能人参与进来。” 靠一家一户,小集市搞不起来。 叶慈也从未想过做垄断生意。 得给附近乡农甜头吃,人家才乐意跟着庄子的节奏走,才愿意听从庄子的安排,让种什么就种什么。 她的想法是,就在庄子外面,管道路口,形成一个小集市。既能方便十里八乡的乡农,又能带动一下当地的农副产品经济,培养商品意识,让大家挣点闲钱。 这不,已经有人看中了这里的商机,打算修建第二座茶棚。就是一文钱一杯茶,也有得赚。 水免费,茶叶不是什么好茶叶,买庄子上最廉价的冬茶茶砖,加上能说会道能招呼人,再来一点启动资金,面上混得开,茶棚就能开起来。 这事,吴庄头在接洽,规划房屋地皮位置,以及后续的卫生打扫各种问题,一开始都必须说清楚。 张义心中佩服,“叶姑娘总能想人所不能想。” 叶慈难得谦虚一回,“这事真不是我的功劳。是下面的庄丁建议,说是很多人来庄子上买东西,就图一个便宜还有方便。庄子让陌生人进进出出,即便是周围的乡农也不好。 干脆开个门脸,建个房专卖杂货。我觉着这个想法不错,就批准了。没想到竟然会有意外之喜,吸引了这么多人。有了rou铺,茶铺,粮铺酱油铺也不远了。希望外面能早日形成一个集市,热闹。” “将来这附近的乡农真能过上家中有余粮的好日子,首要感谢的就是农闲庄,还有叶姑娘。” “别,别给我戴高帽子。”叶慈连连摆手,“低调,我这人就喜欢低调,做好事不留名。” 张义哈哈一笑。 区区小事,无需留名。 帮了大忙,一定要留名。比如治好三殿下的病。 他也试着问了问。“殿下在宫里服药,并无效果,仅仅只是维持病情不加重。这其中是何缘由,叶姑娘可否指点一二?” 叶慈:“” 哈哈,让她指点,怎么可能。 “我不通医理,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张管家身边有大夫,何不请教大夫。” “大夫也不知道缘由。” “那我更加不知道。”叶慈摊手。 张义下意识认为叶慈没说实话,她应该是知道原因在哪里,只是不肯说。 此事,他也和章先生提起过。 章先生故作高深,“何须知道那么多。能治好三殿下的病就行了。莫非你吃了一个好吃的鸡蛋,还得查查母鸡长什么样?“ 张义:“” 章先生和叶慈在一起久了,也跟着学坏啦。 “我也是担心殿下。” “小叶子不会害你家殿下,放心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