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凉州织密网,乱世奏华章下 (第7/8页)
、典农都尉三级。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的秩阶等同于郡守,典农都尉的秩阶等同于(县)令、(县)长。 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魏书陈留王纪》 屯田又分为军屯和民屯。 军屯除农事之外也参与军事任务; 民屯的职责相对单一。 作物收成的分配比例上,原则上对半分配(屯民使用自有耕牛)或者四六分配(屯民使用官牛),到魏晋时期则是“七三分”或“八二分”,剥削程度很重。 这一点,前面已提及。 又旧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施行来久,众心安之。今一朝减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持私牛及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晋书傅玄传》 按曹爽与何晏分割洛阳和野王的屯田来看,他们对屯田的破坏范围不小。 洛阳在河南郡,野王在河内郡,照此记载,京畿地区的屯田似乎都被曹爽党羽私吞。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屯田制度的瓦解、破坏并非始于曹爽,早在曹**后这一苗头便已出现。 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随着局势的日益稳定,屯田这种战时政策,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更不必说由于过重的剥削比率,导致屯田地区的逃逸、叛乱现象始终存在。 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魏书袁涣传》 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魏书赵俨传》 按屯田制在魏国灭亡的前一年(264)便被从法律层面加以废黜,可知它的崩坏瓦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丙午,命抚军大将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世子。是岁(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