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_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节 (第1/8页)

    县城中最显眼的要数素有“上林酒肆之甲”的繁楼,五层高的繁楼耸立在茶坊酒肆,瓦舍商店的环绕之中,即使站在十里地开外,一抬头也能看见繁楼上高挂的大红灯笼,繁楼不仅高,装潢亦很华丽,听说菜品也很高档,百种千名,而且服务到位,每日一开业,楼前就立着两个衣着头面干净的小二恭敬候着食客,听说店里用餐的酒缸、酒提、筷、盏、碟,匙等尽是用银锻造的精美餐具,落座之后一摆在面前,食客的视觉得会到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也在无形中刺激了口腹之欲。

    因此生意格外地好。

    大徽朝的人一日两餐,早上的七八点钟吃一顿饭,中午是不开火的,很多餐馆也不营业,不要说免费的午餐了,甚至收费的午餐都没有,但是繁楼例外,繁楼打一开门迎客就没有停歇的时候,生意好的时候能彻夜开着门,吃夜宵的人“夜深灯火上繁楼”,在上林县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

    从繁楼路过几次,卫景平才知它的成功是复制了京中最闻名的酒楼樊楼。他没见过樊楼是个什么盛景,不过县城里去过京城的文人士子时常在繁楼吟唱: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

    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味珍馐味,四面栏杆彩画檐。1

    便是说京城里的樊楼的。

    因此,大约可以说繁楼就是京城樊楼的低配版吧。繁楼借着樊楼的话题和噱头,近些年十里八乡的打出了名号,许多人慕名而来,生意格外红火。

    每次上街,卫景平都要多看两眼繁楼,很是佩服酒楼老板的生意经。

    围绕着县城繁楼所在的中心街道的一圈,通过各种途径迅速积累财富的商贾、官宦、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