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重生_小行星带z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行星带z (第7/10页)

说,在4.2天文单位之外,直到与木星共轨的特洛伊小行星之间仍有少量的小行星。

    新家族

    证据显示新的小行星族仍在形成中(以天文学的时间尺度),karincluster显然是在570万年前在一颗直径约16公里的母体小行星碰撞后产生的。veritas族是在830万年前形成的,证据则来自沉积在海洋被复原的行星际尘埃。

    在更久远的过去,曼陀罗族诞生在4亿5千万年前主带中的碰撞,但年龄的估计只是根据可能成员现在的轨道元素,而不是所有的物理特征。不过,这一群可以做为黄道带尘埃的一个材料来源。其他最近形成的群还有伊安尼尼群(大约在150万年前后),可以提供小行星带内尘埃的另一个来源。

    物理特征

    概念图,曙光号和灶神星与谷神星构造

    目前的小行星带包含两种主要类型的小行星。在小行星带的外缘,靠近木星轨道的,以富含碳值的c-型小行星为主,此类小行星占总数的75%以上。与其它的小行星相比,颜色偏红而且反照率非常低。它们表面的组成与碳粒陨石相似,化学成分、光谱特征都是太阳系早期的状态,但缺少一些较轻与易挥发的物质(如冰)。

    靠近内侧的部分,距离太阳2.5天文单位,以含硅的s-型小行星较为常见,光谱显示其表面含有硅酸盐与一些金属,但碳质化合物的成分不明显。这表明它们与原始太阳系的成分有显著区别,可能由于太阳系早期的熔解机制,导致分化的结果。相对c-型小行星来说,此类小行星有着高反射率。在小行星带的整个族群中约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